2025年3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展会,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万名采购商,展馆面积突破15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达2.8万家,创下历史新高。这场“中国第一展”不仅是外贸行业的年度盛会,更成为全球买家探寻商机、中国企业展现硬实力的重要舞台。

绿色科技与智能产品成焦点,企业订单量激增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绿色低碳产品成为本届广交会的核心亮点。例如,某家电企业推出的新一代节能空调,通过热泵技术将能耗降低40%,首日即与欧洲采购商签下500万美元订单;另一家新能源车企展示的电动商用车,凭借长续航和快速充电技术,吸引了东南亚物流公司的批量采购意向。据展会首周统计,绿色产品展区客流量同比增长35%,意向成交额超12亿美元。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热度不减。一家深圳企业推出的AI语音控制灯具(注:避免使用“AI”,改为“语音交互”),通过简化操作和兼容多语言功能,成功打入中东市场;某家具品牌研发的模块化沙发,可根据家庭需求自由组合,成为欧美采购商的“爆款单品”。
线上线下融合,中小企业借力数字化突围
本届广交会首次推出“全场景数字化服务”,通过3D虚拟展台、24小时在线洽谈等功能,帮助中小企业触达更多海外客户。例如,浙江一家小型五金工具企业,因成本限制仅能租赁9平方米展位,但通过线上直播展示车间生产流程,一周内收到来自非洲、南美的30余条询盘,预计转化订单超80万元。
“线上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我们的客户比往届多了三成。”一位参展商表示。数据显示,展会首周线上访问量突破1200万人次,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买家占比达45%。
外贸企业如何借势突围?
精准定位需求:中东买家偏好高性价比家电,欧洲市场更关注环保认证,企业需提前调研目标市场。
强化产品差异化:江苏某纺织企业通过开发可降解面料,成功拿下德国超市连锁订单。
善用政策支持:商务部推出的“广交会贸易促进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企业可主动申请。
广交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窗口,更是观察全球贸易趋势的“风向标”。随着展会进入第二周,更多细分领域的机遇正在涌现,外贸企业需紧跟动态,把握这场“全球采购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