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去年年底以来,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已经超过了供应链运营,临近暑假,跨境电商、物流、仓储等一系列问题陆续出现,掌握最新跨境资讯,决胜千里之外。

集运:供应链压力增加 马士基敦促客户尽快还箱
8月8日的AIS数据显示,大约有30艘船只在圣佩德罗湾(San Pedro Bay)距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离岸停泊,马士基警告客户出现严重延误。
马士基表示:“在过去几周里,我们已经注意到集装箱平均滞留时间迅速增加。”并补充道:“与此相关的影响是,长时间滞留的集装箱也加剧了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和东北部部分地区日益严重的底盘短缺。”
集装箱的长时间滞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日益严重的底盘(chassis)短缺。此外,铁路拥堵也导致美国进口货物交付延误,空箱难以快速回流至亚洲。
鉴于此,马士基表示,由于拥堵日益严重,8月份当地供应链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由于客户持有集装箱和底盘的时间增加,造成设备短缺,进而增加了始发港和目的港的延误,马士基敦促客户尽快返还集装箱和底盘。

海运:宁波上海港口陷拥堵 港口容量不足问题需重视
上月底,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受到台风的袭击,而随着近期新冠病毒的突然传播,大部分港口正在实施防控措施,要求对船员进行核酸检测,船只因而被迫停留在港口,直至阴性检测结果得以确认。这导致这两个港口的生产力有所下降。
海洋情报组织(Sea-Intelligence)的调查全球22个集装箱港口拥堵情况,结果显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最近因拥堵面临着巨大压力。
德鲁里的一份报告指出,港口投资不足或港口数量太少的问题在未来几年只会进一步恶化,从而成为集装箱运输行业的核心问题。
同时德鲁里预计,到2025年,全球港口容量将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在4年内达到约13亿标准箱。与此同时,航运公司的需求将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这将使航运公司船舶的利用率从目前的67%提高到75%。
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但鉴于最近出现的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太接近最大利用率。德鲁里认为,除非港口得到容量提升,否则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不确定船舶利用率是否会平均分布,而疫情的经验表明,一个港口的拥堵很快就会扩散到其他港口。

空运:空运价格或会暴涨 疫情下航班熔断成常态
据统计,目前有深圳、南京、成都、上海、海口5座城市的机场出现工作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案例,发生时间在2021年6月-8月间。
在境外疫情未获有效遏制的背景下,国际航班成为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重要载体。
飞常准数据显示,从2020年6月14日中国民航局发出首个熔断指令至2021年8月3日,飞往广州的国际入境航班被熔断次数最多,达到了67次。
8月2日,民航局针对当前国内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以及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发布紧急通知,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密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全面强化机上及机场防控措施等,进一步加强国内航班、机场疫情防控工作。
有货代表示,部分国际航班和货机陆续取消,空运将迎来新一轮涨价,跨境时效也会有影响。
综合目前看来,各路运力皆在超负荷状态,供应链中断依旧保持高风险,企业应时刻做好面对突发状况的解决方案,力求降低损失。